一、掌握噴施葉面肥最佳時期
葉面肥要根據蔬菜的栽培時期進行噴施。蔬菜苗期,生長量小,營養消耗少,且噴施后易發生肥害,不宜噴施;發棵期莖葉生長旺盛,根系吸收能力強,也不宜采用葉面施肥;蔬菜產品器官形成期,根系衰敗,吸收能力減弱,而營養消耗最大,故此期為噴施葉面肥的最佳時期,可有效地解決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之間的矛盾。
二、選擇與蔬菜品種相適應的葉面肥
以收獲葉球、葉叢、幼嫩莖葉為主的蔬菜,應注意選擇含氮豐富的葉面肥;以收獲肉質和塊莖為主的蔬菜,如蘿卜、馬鈴薯等應選擇含鉀豐富的葉面肥。以收獲果實、果莢、豆粒為主的蔬菜,如番茄、辣椒、扁豆等應多施含磷、硼豐富的葉面肥;對蔥、蒜類的蔬菜應選擇含氮、鉀為主的葉面肥而避免施用氯化鉀、人糞尿等含氯離子較多的肥料。
三、根據營養種類進行葉面施肥
氮素營養以蔬菜的結果期為主要施肥期,磷素營養適宜的施肥期為苗期和結果期,苗期補磷有助于提高花芽分化質量和促進根系分化,結果期補磷肥,能促進果實發育,特別是種子發育,提高果實品質。鉀、鈣及其他微量元素主要施肥期為結果期,此期蔬菜生長量大,需要營養多,對缺素敏感,需及時葉面補施肥料。
四、要根據蔬菜生長情況施肥
蔬菜生長勢強,生長速度快,一般不采用葉面施肥,特別是不宜補充含氮為主的葉面肥,可相應補充含磷、鉀為主的葉面肥;當植株生長勢弱,生長緩慢,可葉面補充促進生長的氮肥,糖、高蛋白或氮、磷、鉀、糖一起施肥。
五、根據蔬菜的缺肥情況進行施肥
葉面補充肥料對防治蔬菜缺肥癥效果最明顯,要分清蔬菜的缺氮素癥狀,及時根據缺肥情況進行葉面補肥。
六、注意合理的葉面營養濃度。
(1)根據肥料的種類確定濃度。水溶性比較強的化肥,施肥濃度一般比較低,適宜的濃度范圍為0.1%~0.2%;水溶性比較差的化肥(如復合肥、過磷酸鈣、磷酸二銨等)施肥濃度比較高,一般肥水用量比為1∶100~200。周天生物肥精葉面肥施肥濃度比一般肥水用量為1:400~500。
(2)根據蔬菜種類確定適宜濃度。對葉面施肥反應比較敏感的蔬菜如黃瓜、菜豆、辣椒,施肥濃度應低一些;對葉面施肥反應比較遲鈍的蔬菜如茄子、西葫蘆等施肥濃度應相應高一些。
。3)根據蔬菜的生長時期確定適宜的濃度。
苗期葉片組織幼嫩,耐肥能力差,葉面施肥濃度應低一些,成株期耐肥能力高,施肥濃度應相應加大。
另外在葉面施肥中還需注意的其他問題
1、葉面施肥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和光合作用。
2、葉面施肥間隔時間要適宜,一般為5~7天,葉面噴施易產生肥害的無機化肥的間隔期應長一些,一般不短于7天;有機營養為主的葉面肥間隔期可適當縮短,5天左右一次為宜。
3、葉面施肥要與防病相結合。葉面施肥,增加了保護地內的空氣濕度,易引起發病,故應加強病害的防治。
4、施肥不當產生肥害時,要用清水沖洗葉面,沖洗多余肥料,增加葉片含水量,緩解葉片受害程度;同時如土壤缺水還可澆水以增加蔬菜體內含水量,降低莖葉中的肥料濃度。
在蔬菜葉面肥噴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并希望大家能夠避免的問題,這樣對蔬菜產量的提高有很大幫助。